世界庄严宗亲网
网站首页 | 庄氏源流 | 庄严动态 | 庄严寻根 | 庄严文化 | 功德荣誉 | 名人风景 | 严氏源流 | 寻根访祖 | 庄严企业 | 联谊机构 | 关于本站
在线留言 |
网亲网站链接
网亲网站链接
网亲网站链接
网亲网站链接
网亲网站链接
网亲网站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名人风景 >> 内容

庄氏之四状元两榜眼

时间:2013-12-23 16:57:50 点击:

    科举制度始于隋代,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止,历时1300多年。状元是科举时代进士第一名。明清时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的刘春霖。

    据史籍记载,有唐一代,共有状元139人,五代十国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沿唐制,有状元11人。宋代有状元118人。元代的蒙、汉状元共32人。明朝有状元90人。清代有状元114人。此外,辽国的状元为18人,金国的状元为15人。张献忠的大西政权有状元1人。太平天国的状元有14人(包括女状元1人)。以上均文述状元,共计552人。除了文状元还有武状元,从宋至清可考武状元168人,合计中国有文武状元620人。庄氏有状元四人,榜眼两人,实录如下:

     状元庄际昌

    庄际昌(1577—1629),字景说,号羹若,又号羹元,初名梦岳,应试时改际昌,生于明万历六年(1577年),浙江安察司佥事用宾曾孙。其先祖庄夏祖籍永春举家迁泉州城,至际昌始回籍,参与永春童子试,为知县陈龙所拔取。万历四十三年,由永春县学推选参加乡试,中举人。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会试、殿试皆第一。是整个明代惟一连中会元、状元的福建人。

    据族谱记载:庄际昌在考试中把“马”字四点简写成一画,故引起妒忌者上奏,殿试时万历君问及此事,庄际昌不慌不忙地答:“皇上英明,天下太平,国泰民安,没有战争忧患,自然是马停蹄……”皇上听完觉得有理,便不予追究,但免去了庄状元游街三天,又未能授官准予返乡。庄际昌在返乡期间游览名胜,登武夷,历五岭,涉八桂,作诗题匾。

    天启元年(1621年)庄际昌入京修纂国史《六曹章奏》、《光庙实录》。翌年修偏《三朝要典》。由于庄际昌深受曾祖父庄用宾的家规教益,继承其刚正不阿的优秀传统,为人清正廉明,毫不徇私,对考场营私舞弊的现象坚决抵制。当时魏忠贤独揽朝政,势焰熏天,翰林院编撰官员陈子壮,因违忤而被削职归乡,彼时陈府门外布满魏的爪牙,有一些好友都不敢前来送别,惟有庄际昌独自登门慰问。庄际昌敢于与魏忠贤针锋相对,在撰诰时两次拒绝魏忠贤之命,而被排斥返乡。

    庄际昌回家之后,适逢当时海寇经常侵扰沿海,许多人逃往内地。为了维护社会治安,他倡举组织邻乡编队巡逻,使民众得以安宁。当家乡遭旱涝时,由于水道久年失修而阻塞,庄际昌遂捐巨资扩修堤坝,把规模扩大2/3,还与乡人修筑溜石陟门,引水灌溉周围的农田。

    崇祯元年(1628年)魏党伏诛,庄际昌得以昭雪,被调入京,晋升为左春坊庶子,兼翰林院侍读。在京时崇祯皇帝常召与论国事,并令庄际昌着手整理成文。庄际昌曾撰一副新春对联“庆春王正月,祝天子万年”。此联至今犹存。庄际昌为国竭诚尽忠,任劳任怨,“病不假,劳不休”,终积劳成疾而卒于京都,享年52岁。后崇祯皇帝特赠庄际昌为詹事府詹事。

    庄际昌博学多才,诗文卓著,又精通五行禄命,天文地理,以及医药知识。他为青阳庄氏修纂谱牒,著有《羹若文集》、《霞栖藏稿》、《薜荔馆小集》等文集。庄际昌去世后,邑人特在泉州城府学西侧建造“庄羹若祠”,以为纪念,祠今尚在。青阳状元衙是庄际昌亲建住宅,于1991年被列为晋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武状元庄安世

    庄安世(1574-1644年)字可平,号念德,宋泉州鲤城北峰浦西人,民生。自幼好武艺,丁未科武举会试第一名,前所舍。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九月中武状元,明神宗命大理寺卿郑继之,知武举。命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讲林尧俞,泉州大房人史继偕任武举考试官,庄安世没有可承袭的官爵,以一介民生获得中武状元,实属不易,与庄安世文状元黄士俊广东顺德人,同年中状元,其时杨镐指挥的四路明军被后金击败使朝野一片震惊,庄安世挺身而出,被神宗命为北方守备,在通州协助徐光启练兵。

    熹宗即位,庄安世壮志难酬,曾称病解甲归乡。思宗即位,庄安世被召入京,任武英殿侍讲筵官、兵部主侍卫、锦衣卫侍领。几年后,后金女真兵再次攻入明境,深入腹地,京城森严,朝廷召庄安世带兵入援,但杨嗣昌却主张与后金言和,而养精蓄锐埋伏于商洛山中的李自成农民军也乘机攻入河南,占领洛阳。不但使剿灭后金报国之志成为泡影,而且兵饷日增、民怨沸腾。加上孔有德、李自成等叛军一路烧杀,崇祯帝处于内外交困,调集庄安世等人马围剿,但依然久攻不下。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的“大顺军 兵临北京城下,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十九日崇祯帝以无颜见先帝之憾,自殁于煤山一棵大树上。而状元庄安世身先士卒,冲向城中。他负伤拼搏,也在这烟火纷飞、刀光剑影的夹战中,为国尽忠,阵亡于京郊沙场。事后,南明唐王朱聿键悉闻庄安世去逝,特赐“一门忠孝匾以旌其忠贞报国之志,至今泉州庄氏祠堂门前悬挂“一门忠孝”匾。

    后人用“明末武将,壮志难酬,内忧外患,一门忠孝”来概括他的一生。

状元庄培因

    庄培因(1723-1759),字本淳,庄存与弟,父讳庄柱。江南武进人(今江苏常州人)。清代官吏、学者,历官侍讲学士。以诗文名,而恭和御制诗居大半。有《虚一斋集》。

    清乾隆十九年(1754)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是科榜眼王鸣盛,后来成为考据大师。二甲四名,纪昀成为大学问家。二甲第四十名钱大昕为一代宗师。因此,庄培因榜被称为"名榜"。乾隆二十一年,庄培因出任福建乡试主考官。乾隆二十三年,出任福建学政,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乾隆二十四年病死于任上,年仅三十七岁。  

    乾隆十年(1745),庄存与以榜眼高中进士,同科状元是他的妹婿钱维城,郎舅鼎甲,乡里为之轰动。县衙敲锣打鼓来庄家报喜,弟弟庄培因看了县里送来的喜报,不以为然地说:“有啥稀奇,要中就要中状元”。回到家里,铺开纸写了两句诗:“他年令弟魁天下,始信人间有宋祁”。宋祁是宋朝人,他与哥哥宋郊(又名宋痒)同科考试,都考上了。弟弟宋祁考了第一。皇太后说弟弟的名次不能排在哥哥前头。于是宋郊得了状元,弟弟宋祁为探花。庄培因诗的意思是阿哥中了榜眼,我弟弟一定要比你好,非得状元不可,而这时培因连举人还未考上。哥哥看了弟弟的诗,觉得很有志气,便笑着说:“贤弟,写得很志气,为兄的在京城一定为你设宴庆贺。”   

    哥哥进京做官以后,培因就把写的诗句重新抄写,作为座右铭贴在书房里,每天要看几遍,检点自己的学习情况。功夫不负苦心人,乾隆十九年(1754)庄培因果然高中状元。出榜那天庄存与履行诺言,在京城大宴宾客,为弟弟庆贺。“兄弟鼎甲,誉满京城”。庄培因授翰林院修撰。乾隆二十一年任福建主考官,哥哥庄存与任浙江主考官,兄弟相约同时离京赴任,路过常州省亲,热闹非凡,也荣耀之至,一时传为佳话。

    庄培因还是雍正五年(1727)状元彭启丰的女婿。彭启丰,苏州人,授翰林院修撰,南书房行走。翁婿状元,美名扬苏常。可惜好景不长。培因正可跃马扬鞭、大干一番的时候,却于1759年因父丧丁忧回乡,悲伤过度而亡,殊为可惜。

    值得一提是常州庄氏,英才辈出,从政者众多,文学、书画艺术、医家人士也不可胜数。在历代科举中,中举人者约125名,中进士者46名,其中1名状元(庄培因)、1名榜眼(庄存与)、2名传胪(庄廷臣、庄应会),任知府、兵备道、按察使、布政使、侍郎以上职官达数十人。尤其可贵的是在雍正、乾隆年间,庄柱与其子庄存与、庄培因皆进士及第,世称“父子文宗”;而庄存与、庄培因兄弟一中榜眼、一中状元,世称“兄弟翰林”。集状元、榜眼于一门,父子皆为进士之盛况这在全国姓氏中也极为罕见。被誉为“兄弟鼎甲”,“父子文宗”,“进士加工厂”。

状元庄有恭

    庄有恭(1713~1767),字容可,号淳夫,另号滋圃,番禺(今属广州市黄埔区文冲村)人。祖籍福建晋江,其父在奕仁时才定居番禺。有恭在兄弟七人中排行老二。史载有恭“生而颖异,十三通五经,旋补诸生以选贡考,授宗人府教习”。乾隆四年(1739)庄有恭被钦点为状元,开始其近30年的政治生涯。历翰林院修撰、侍讲学士、太子少保、光禄寺卿、刑部尚书、协办太学士、兵部右侍郎、两江总督,以及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巡抚。   

    庄有恭早期的政治道路可谓一帆风顺。他初次面见乾隆时,就给皇帝留下良好的印象。“殿试日,公对策有云:不为立仗之马,而为朝阳之凤”,深得皇上喜爱,“此二语当时颇传诵之”。乾隆见其“风度端凝,天颜喜甚,赐及第,授修撰。次日,即命入直尚书房”。乾隆五年(1740),充日讲起居注官,累迁侍讲学士。1744年迁光禄寺卿,寻丁父忧。1746年特擢内阁学士,入都迁兵部右侍郎。1748年提督江苏学政。1750年正月,授户部侍郎,寻充江南乡试正考官。1751年仍提督江苏学政,并授江苏巡抚,成为地方大员。   

    庄有恭勤政爱民,“誓以清勤自励”。自1752年出任江苏巡抚起,“桂事六载,昼见僚属,夜治文书,或至漏尽不少休”。1753年夏秋之交,淮阳诸郡水灾,他亲往察勘抚恤,后“得旨截漕百二十万石,发帑银五百万两,以备赈济,民乃得苏”。1756年夏季,辖区内民多病疫,庄氏带头捐助,以期百姓渡过难关,史载他“首捐俸,令有司察民病者,予药。死者,予櫘”。庄氏一生较为清正,其晚年在福建巡抚任上,预先告诫晋江族人不要来找他。当有族人找他的时候,他就派手下的人加以阻拦谢绝:“我为封疆大臣,嫌疑当避,且候去此之日,再相见,今则不敢也。”庄氏的做法,最终赢得了族人的理解,“及公之薨,晋江宗人始来会哭,咸称公之公正为不可及”。   

    在江苏巡抚任内,有一事差点要了有恭的性命。当时,奉兴县朱呥犯坐主使杀人罪,按律应绞。朱呈请赎罪,有恭为了缓解财政困难,就答应了朱的请求。但庄并没有请示中央,直到1756年庄离任江苏巡抚赴江南河道总督时才上奏朝廷。乾隆看完奏折后非常生气,谕曰:“庄有恭此奏,观之实为骇然,岂有入人死罪并未奏闻,擅自饬司准其收赎,至离任后始含糊具奏之理”,并命令尹继善等据实查办。“尹继善及新任巡抚爱必达奏朱呥赎罪一案,有恭不遵成例遽行批准,专擅之罪百喙难辩;又有恭监试秋闱,察出张谷孙等贿谋联号,擅批议罚;又严凝裕斗蟋蟀事,有恭亦批罚赎;俱未奏其所罚银分贮江宁、吴县、泰兴等库。”这些罪名按律也够杀头了。1757年4月,大学士九卿拟有恭罪应绞。乾隆帝考虑到,在这些案件中所涉及到的经济问题,钱财都存放在地方的公库之中,并没有被庄氏装进自己的腰包,所以,再次免了他的死罪。乾隆朱批曰:“此案尚无赃私入己情弊,着从宽免死,发往军台效力。伊现有母丧,仍加恩准其回籍料理,事毕前往军台,不准捐赎。”后“方诣谪所,命戴罪署湖北巡抚”。庄有恭度过了政治上的一大劫难。

   庄有恭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中经受了罚俸、革职、赴军台效力,甚至秋后问斩等惩罚,却又一次次被乾隆赦免。乾隆之所以对他手下留情,还得从庄的治水功绩说起。

    乾隆非常重视水利建设,他认为:“自古致治以养民为本,而养民之道,必使兴利防患,水旱无虞,方能使盖藏充裕,缓急可资。”江浙地区是全国的财赋重心,但常受到海潮的冲击。特别是从杭州到海宁一段,潮灾最为严重。历代对江浙地区的水利都很重视。明代及清康雍时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海塘修筑工作,乾隆亦认为“浙江海塘工程,为杭、嘉、湖、苏、松、常、镇七郡生民之保障”。曾任江苏巡抚的庄有恭,自然把兴修海塘作为其工作的中心内容之一。早在1752年暂署两江总督时,就上疏借库银1.6万两,续修太仓、镇洋海堤,1756年被特擢为江南河道总督。不久,因朱呥罚赎不当案,庄戴罪署理湖北巡抚。但在“通晓河务人员,甚为难得”的情况下,不久,乾隆又把庄从湖北调到了浙江。   

    1762年春,皇上南巡,见到庄有恭,非常高兴,特赐之以诗:“己未亲为策士文,精抡蕊榜得超群。起行不负坐言学,率属偏能先己群。鹤市旧声犹眷眷,龙山新政更殷殷。海塘正是投艰处,磐石维安免奏勋。”对庄赞赏有加。9月,庄疏报海宁塘竣工。乾隆龙颜大悦,认为庄“甚属尽心,深可嘉予”,议加一级,调江苏巡抚,加太子少保。但浙江海塘工程十分紧要,“庄有恭筹办甚为尽心”,所以浙江塘工、赈务,“仍听庄有恭专司其事”,对庄极为信赖。11月,特免有恭学政内应罚未完银6万余两。1764年底,已被擢为刑部尚书的庄有恭疏请大修三江水利。次年,命协办大学士,仍暂留巡抚任,乾隆再次南巡,复赐诗褒勉。   

    庄有恭是位非常难得的治水人才,他为官大部分时间基本是与水打交道,江浙地区很多海塘建设都留有他的足迹。他非常注重实地勘察,1762年秋,太湖水涨,久不退。他“亲往嘉、湖察勘”,发现河道多淤,于是请修三江(即吴湘江、娄江、东江,为太湖水分泄这主要水道)水利,疏浚太湖。在水利建设过程中,他力图避免因兴修水利而给百姓增加负担。他在上奏中多次“恳发帑兴工,仍于各州县分年按亩征还,则民力既纾,工可速集”。这大概是他前述经济问题的源头吧。在治水过程中,他分工明确,如前述钱塘江水利工程中,他“设守备一员,千把外委十二员,分界防守,省民夫无算”。他还强调水利建设要一鼓作气,“若陆续兴修,又恐工程及半,遇伏秋大汛,不能抗拒,仍弃前功”。对于前人的成绩经验,他也认真汲取。如明代创造和发展的纵横叠砌法的鱼鳞大石塘,他积极应用,“照鱼鳞作法,逐层整砌”。他的这些治水思想和方法现在仍具有借鉴意义。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在有恭墓铭中盛赞其治水功绩:“水旱拯恤无因循,清波可活河辙鳞。筑塘旱海上石坚,或编竹络楗茭薪”。   

    庄有恭的一生,虽谓坎坷曲折,然而其治水政绩仍为人所称道。作为清代广州惟一的一个状元,因其出众的才华,引起“海内士夫识与不识,闻公名靡不叹羡”。他对家乡的教育非常关注。在番禺县学重建之际,他欣然作《重建番禺儒学记》以勉励后生。有恭死后,人们将他与其父庄奕仁均安葬于今黄埔区文冲村的飞鹅岭山上,称庄氏墓地山为状元山。状元坟墓地广约千亩,四周竖有“庄府墓睦”碑界,其父墓碑刻云:“皇清例赠中议大夫光禄寺卿顯考存斋府君庄公之墓”;庄有恭墓碑刻云:“皇清诰授资政大夫赐状元及第福建巡抚前太子少保刑部尚书协办太学士顯考滋圃府君庄公之墓”。2002年7月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榜眼庄存与  

    庄存与(1719—1788)字方耕,号养恬,江南武进人(今江苏常州人),父讳庄柱。乾隆乙丑中一甲二名进土,俗“称榜眼”,授编修,屡迁内阁学土,擢礼部侍郎。清代著名经学家,今文经学派(常州学派)创始人。他官至礼部左侍郎,提倡今文经学,发挥《公羊传》,宣扬《春秋》中的“微言大义”。为讲官日,上御文华殿,同官者将事,上起,礼仪毕矣。忽奏:“讲章有舛误,臣意不谓尔也。”因进,琅琅尽其指。同官皆大惊,上竟为少留,颔之。提督直隶学政,满蒙生童素无赖,因关防严密,传递者不得逞,遂哄场,几坐免职。典试浙江,浙抚馈金,不受;遗以二品冠,受之。及途,从者以告曰:“真珊瑚也,值千金。”驰使千余里而反焉。其方正耿介如此。

    庄存与为学贯通六经,悉有撰述,说《易》以孟氏六日七分为经,以马、班天官地理律历各书志为纬。其为文,辨而精,醇而肆,旨远而义近,举大而不遗小,能言诸儒所不能言。计为《彖传论》一卷、《象传论》一卷、《系辞传论》一卷,附《序卦传论》、《八卦观象解》二卷,《卦气解》一卷。于《书》:不分今古文文字同异,而剖析经义,深得孔子序书、孟子论世之意。为《尚书既见》二卷、《书说》一卷。于《诗》:详于变雅,发挥大义,凡毛、郑异说者,多是毛而非郑。为《毛诗说》二卷,补一卷,附一卷,则专释“楚茨”一章,申传笺以难集传焉。于《礼》:独重《周官》,原本经籍,博采传记诸子,为《周官记》五卷。《冢宰记》有官属表,《司徒记》有载师任地谱,《司马记》则补其缺文。无宗伯司寇记,而别采掇《尚书》《国语》等周秦古书,作《司空记》一篇。复采经中大典,如郊庙族属之类,原本郑氏,又遍览古人所论列者,件系而折衷之,为《周官说》五卷。于《春秋》:专主公羊、董子,虽略采左、穀及宋、元诸家之说,而无何劭公所讥“倍经任意反传违戾”诸弊。本赵氏汸《春秋属辞》例,檃括其条,正列其义,以成一家之言,为《春秋正辞》十二卷。至《举例》一卷、《要旨》一卷,尤足阐明家法,示治《公羊春秋》者以途径。于四书不崇虚语,而归中于六经,盖深得汉人遗意;虽多非考亭,要可处乎诤友之列,为《四书说》一卷。厥后从子述祖、外甥刘建禄等畅发先生《春秋》遗绪,遂衍常州派今文之学焉。久之,以年就力衰请老,乾隆五十三年卒。

     庄存与故居位于常州市马山埠。故居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清康熙年间(1662-1735年)经其父庄柱扩建,乾隆年间(1736-1795年)庄存与又增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庄存与从京师归故里,次年就病逝于此。解放后,由常州卫生学校改建为校舍。今仅存西厢房6间,膳屋,从屋各3间及西首花篮厅5间以及庭院等建筑,街南原有三元阁上下各三间,今已不存。1987年12月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榜眼庄奇显

    庄奇显(1587-1622年),字允元,号九微,明泉州晋江青阳人。祖父庄敏元,当过雷州守。书香门第,使早慧的庄奇显自少博览经典,涉猎群书。万历三十四年丙午(1606年),年十九岁,登解元郭应响榜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庄奇显二十六岁,登周廷儒榜榜眼进士。在郡中历代鼎甲榜上名列第六,而以年龄论,则是最年轻者。

    我们从他在《其君用之》二句的会试考题上,看到他超常的笔力。《其君用之》二句,出自公孙丑向孟子的发问。公孙丑问道:诗经上说,君子不素位受人的食禄。那么现在的君子,都并不曾自己耕种,却受人供养,这是什么道理?孟子对公孙丑这个提问这样答道:君子居留在这个国家中,如果国君用了他,他在工作上发挥作用,使国君的位置安稳不动摇,使国君的财用富足不欠缺,使国君尊贵荣耀;再如这个国家的子弟们向他学习,晓得孝悌忠信的道理,成为有贤德的人。所以君子的不素位受人食物,莫大过于此了。总而言之,孟子回答围绕君子不肯无功受禄这个大题目。庄奇显认准这道试题,落笔如山,出言如铸,句句扣紧,一气呵成。他的殿试论文将孟夫子平日之言,以其天生灵慧,扣紧主题,旁征博引,加以发挥。行文缀句,逐字寻个着落,逐句说出作用,难怪得以名列第二(榜眼)。

    庄奇显初授翰林编修。不久,即万历四十二年甲寅(1614年),奉明神宗之母慈圣太后遗诏,往河间诸路开读。万历四十四年丙辰(1616年),庄奇显秩满,父母受封,随之丁父忧,归家行守制礼。就在守制的时候,为了给父亲寻找一个得意的窀穸,赶早摸黑,冲寒冒暑,走遍泉南各个山岗,差一点操劳出大病。明光宗泰昌元年庚申(1620年),庄奇显服阕赴京,补国子监司业之职,专心致志于教学研究和培养门生。天启二年壬戌(1622年),庄奇显病卒,年仅三十五岁。临殁之时,闻满洲部努尔哈赤取下沈阳、辽阳,经略袁应泰、巡抚御史张铨、总兵官贺世贤等均英勇战死,辽东失陷,局势紧张。庄奇显犹抚床扼腕,道:不得马革为殉,空毙牖下,不胜恨恨!同时,作了一绝命词,云:非求生,求见老母一日;非憾死,憾虚父母此生。求者空求,憾者永憾,不忠不孝,谁结吾局!同僚和他的门生读之,人人皆呜呜咽咽,为这慧质早达而不寿,感到无比痛惜。庄奇显孝友天植,居恒恂饬。与人交则开胸见胆,心贯金石!   

    庄奇显所著有《通鉴删》、《性理删》、《尚书指南》等种。其《尚书指南》一书,由门人黄矩孕为之《尚书便览》。

作者:庄铁宁 录入:庄铁宁 来源:原创
  • 上一篇:严子陵钓台
  • 下一篇:庄曾传略
  • 发表评论
    • 大名:
    • 内容:
    评论列表
    论坛最新帖子
  • 关于我们 | 系统介绍 | 使用说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商城
  • 世界庄严宗亲网(www.zhuangyan.ne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yiciso@qq.com 站长QQ:929967548 电话:0595-23591555 闽ICP备200070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