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庄严宗亲网
网站首页 | 庄氏源流 | 庄严动态 | 庄严寻根 | 庄严文化 | 功德荣誉 | 名人风景 | 严氏源流 | 寻根访祖 | 庄严企业 | 联谊机构 | 关于本站
在线留言 |
网亲网站链接
网亲网站链接
网亲网站链接
网亲网站链接
网亲网站链接
网亲网站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庄严寻根 >> 庄氏源流 >> 内容

庄氏起源

时间:2014-4-28 1:48:34 点击:

    出自黄帝

    国之有史,方之有志,族之有谱,人之有姓,木之有根,水之有源。庄氏渊源何在?  

    考证史书,庄氏主要的来源有二。宋代郑樵《通志·氏族略》载:“庄氏,出自子姓,春秋时宋戴公名武字庄,其支孙以王父字为氏”。又云:“芈 (mǐ)姓,楚庄王之后,以谥为氏”。  

    《史记》曰:“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掌管火种与祭火神的官),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这段记载,已经明确说明了芈姓源出黄帝之后,季连是芈姓得姓始祖。在西周时,芈季连的曾孙鬻熊,又名鬻子,是周文主的老师。鬻熊的曾孙芈熊绎,与周公旦长子伯禽、周武王弟康叔等辅佐周成王有功,他的子孙文武兼备、勇敢勤劳。所以,周成王封他为楚国的国君,封地在丹阳(今湖北省秭归县东),是楚国最早被封的国君。芈熊绎的玄孙熊渠,楚国第6位国君。楚国原在荆山地区,他进攻庸国和扬越国,把楚国扩展到长江中游。他把长子康封为句亶王(封地在今湖北江陵),次子红封为鄂王(封地在今湖北鄂城),幼子执疵封为越章王(封地在今安徽、湖北间地),奠定了楚国继续扩展的基础。芈熊渠的仍孙(第8代孙)熊通,于周平王31年(前740年)立为楚武王,是楚国第一位称王的人物。楚武王的曾孙商臣立为楚穆王。商臣的儿子芈旅(一作吕、侣),公元前613 —前591年在位;死后谥号为庄,称为楚庄王。其支庶子孙就以他的谥号“庄”为氏。  

    在楚庄王之前,春秋时宋国已有庄氏之族,见于《左传》。宋国国君宋戴公,子姓,名武,字庄。他的孙子对祖父非常崇拜,就以王父(祖父)的字“庄”为氏。宋戴公和楚庄王,两位国君都是庄氏得姓鼻祖。宋戴公于公元前799 —前766年在位,比楚庄王在位早186年。虽然宋戴公后裔的庄姓比楚庄王后裔的庄姓出现为早,但由于当时宋国庄氏后裔人数较少,分布范围仅在今河南东南部一带,而楚庄王之后的庄姓子孙人口众多,分布范围也较广,故今日回溯庄姓之起源,仍以楚庄王之庄氏后裔为主流,而以宋戴公之庄氏后裔为支流。

庄王称霸

    楚庄王于公元前613年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行乐,声称“有敢谏者死无赦!”大臣伍举入谏,见庄王左手抱着郑姬,右臂拥着越女,欲理不理。伍举谏道:“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庄王说:“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举退矣,吾知之矣。”这就是“一鸣惊人”成语的由来。实际上他没有从谏,依然终日淫乐。大夫苏从又进谏,庄王问:你不知道“谏者死无赦”的命令吗?苏从答:“杀身以明君,臣之愿也。”于是,庄王罢去淫乐,勤理国政,三年而霸。  

    楚庄王立霸业,他的夫人樊姬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据说,楚庄王要立王妃,但不知立哪一位,便令众姬各备一件礼物,庄王认可哪一件最有意义,就封谁为王妃。宫中姬妾竞相准备礼物,惟独樊姬没有准备。庄王不解,问樊姬为什么不准备,樊姬说:“大王,你要立的是王妃,能当好你的内助,和你一起治理好楚国,这才是最有意义的礼物呀!”于是,庄王便立樊姬为妃。民间还传说,庄王喜欢吃甜而不喜欢吃咸,樊妃谏庄王不能偏食,庄王不听,还下令“禁盐”。结果士兵因长期缺盐而全身无力,不能战斗。在作战的关键时刻,樊妃擂鼓助阵,才把敌军击退。此后,樊妃有谏,庄王必听。  

    在樊妃的支持下,沈尹茎主动辞去令尹一职,向楚庄王推荐孙叔敖。庄王以王舆迎接叔敖,任命孙叔敖为楚国令尹?穴宰相?雪。孙叔敖任令尹期间,向庄王提出废黜庸官,整顿吏治,兴修水利,改革币制。楚国芍坡水利工程?穴在今安徽寿南县?雪,就是孙叔敖倡导下开凿的;全长百余里,灌田万顷。楚国原来使用重币,孙叔敖改用轻币,举国称便。庄王善用人才,锐意改革,励精图治,国力强盛。《吕氏春秋》说,孙叔敖辅佐庄王十二年,庄王从此称霸。  

    公元前608年,楚国击败宋国,缴获战车五百辆。过了二年,楚庄王又举兵攻打陆浑之戎?穴今河南嵩县东北?雪,到达洛水。楚军在周朝都城附近示威。周天子?穴定王?雪派王孙满慰劳楚庄王。《左传》曰:“楚子(庄王)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问鼎”的典故则由此而来。夏、商、周三朝,以九鼎为传国之宝,鼎是王朝政权的象征。楚庄王敢于在天子身边“问鼎”,就是要在世人面前显示出有称霸天下的雄心。  

    公元前598年,楚庄王准备攻打陈国,派密探去调查。密探回来奏报不可伐陈,庄王问其故。答:陈国“其城郭高,沟壑深,蓄积多,其国宁也。”庄王说:“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蓄积多则赋敛重,赋敛重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壑深,则民力罢矣。”伐陈果获大胜。庄王原想把陈国改为楚国的一个县,大夫申叔认为不可,提出:把陈国据为己有,会引起各诸侯不满,不如重新封立陈国,作为楚国的屏障。庄王采纳了申叔的建议,史称庄王“纳谏封陈。”《东周列国志》中有髯翁的诗云:“县陈谁料复封陈,跖舜还从一念新;南楚义声驰四海,须知贤主赖贤臣。”这件事给楚国带来了很大的政治资本。次年,楚庄王又击败郑国,郑襄公肉袒牵羊乞降,愿为臣服。后来,宋国等诸侯国也向楚庄王俯首称臣。  

    有一次,楚庄王打了大胜仗,设宴款待群臣,命宠爱的喜妃劝酒。君臣都喝得兴高采烈。突然一阵大风把所有蜡烛吹灭,顿时漆黑一片。喜妃正在席间劝酒,黑暗中不知被谁拽住了衣袖。她喊不敢喊,走又走不脱,情急之下一把拉断了那个人系帽子的冠缨。她跑到庄王身边,悄悄小声向庄王诉说被人调戏的经过,并说那人的冠缨已被我拉断,只要点上蜡烛一查就可知道此人是谁。庄王听了,不以为然。他说:“我赐宴群臣,高兴喝醉失礼是常有的事,怎么能为了显示妇人的贞节而使臣子受到污辱呢?!”于是,他在黑暗中下令:“适逢盛宴,诸位要开怀畅饮,谁的冠缨不断,谁就是没喝好!”群臣为讨庄王欢心,都把自己冠缨扯断。等蜡烛重新点燃时,大家的冠缨都断了,那个调戏喜妃的人自然就蒙混过去了。后来,晋国出兵救郑国,晋楚两国大战于(今河南郑州东),这位武将五个回合五次斩却敌将首级,晋军大败而退。庄王问武将为什么如此勇敢。这位武将说:“臣有罪当死。那次酒醉失礼的人就是我。大王不忍心诛杀我,所以,我必须肝脑涂地,用颈血湔(溅)敌。”这就是“肝脑涂地”成语的由来。后人编的戏剧《摘缨记》,讲的就是这个故事。楚庄王文才武略,在位二十二年,先后征服大小二十多国,最终成为春秋时代有名的霸主。

附录:

春秋时代的楚国①   

    苗族被禹战败后,退出黄河流域。据战国时人说,三苗曾在长江中游建立起一个大国。这个大国当时是一个大的部落联盟,是许多部落的集合体,其中较大的是荆楚。商高宗武丁曾出兵深入荆楚境,捕获大批俘虏。周文王时,周的势力到达汉水流域,一部分苗族归附周国,接受周文化。武王伐纣,有?穴苗?雪人参加周军作战。成王封文、武以来功臣后嗣,熊绎得封子爵,居丹阳?穴湖北秭归县?雪。熊绎的祖先,就是归附文王、从武王伐纣的人酋长,到熊绎才受周天子的封爵。西周时期,熊绎子孙不断扩大土地,立国号为楚。东周初期,楚愈益强大,前704年?穴鲁桓公8年?雪楚君熊通自号武王。熊通子文王熊赀迁都郢?穴湖北江陵县?雪,有地千里。楚在春秋时先后吞并四十五国,疆土****。楚国君臣自称是蛮夷,专力攻伐华夏诸侯,五年不出兵,算是莫大的耻辱,死后见不得祖先。因为楚国好战,又经常获得胜利,国境扩大了,居住在国境内的长江流域蛮人、淮河流域夷人以及被征服的华夏诸侯国人,经长时期的文化交流,融合成巫文化中渗入华夏文化的楚国文化。原来局限在黄河流域的华夏文化,通过楚国伸展到吴、越两蛮族国。长江流域的初步开发,楚国曾起着巨大的作用。

 战国时期的楚国②   

    楚自西周以来,吞并小国最多。战国时期,楚农业落后,兵力不强,但常开拓国土。前三三四年,楚威王取越国浙江以西土地。楚威王又遣将军庄蹻率兵入滇(云南),以滇池(云南昆明市)为中心,扩地数千里(前二八○年秦夺楚黔中郡,庄蹻归路阻绝,在滇建国,自称滇王。)楚国地大,北至中原,与韩、魏、宋、齐为邻;西有黔中(治设湖南沅陵县)、巫郡(治设四川巫山县),与巴及秦为邻;南有苍梧?穴湖南南部九疑山?雪,与百粤为邻;东至海滨。在广大国境内,有苗族、华族和许多其他小族,居民相互间交流文化,产生以巫文化融合华夏文化为基本的楚文化。各族也就在同一文化中大体融合了。楚国八百余年扩张经营,为秦、汉创立伟大封建帝国准备了重要条件。七国中秦、楚应是对历史贡献****的两个国家。楚旧都郢,后迁都瞫?穴湖北宜城县?雪,又迁都陈,前二四一年迁都寿春(安徽寿县)。  

    七国土地楚****,秦、赵次之,齐魏燕又次之,韩最小。人口楚魏最多。楚兵一百万,按五人出一兵约计,当有人口五百万。魏兵七十万,当有人口三四百万。秦兵六十万,赵兵四五十万,秦赵两国当共有人口五六百万。齐全国七十余城,前二七九年,田单守即墨城,得壮士五千人,即墨全境合老弱妇女当有四五万人;如每城连乡村平均有一万户,每户平均五人,全国当有人口三四百万。韩兵三十万,燕与韩相似,两国当共有人口三百万。七国人口总数约计当在二千万左右。二千年前中国已有同族同文化如此庞大的人口,秦汉建立统一大帝国,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

庄氏始祖

    宋戴公、楚庄王是庄氏得姓鼻祖,谁是庄姓受姓始祖?由于庄氏得姓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悠久,姓氏谱牒资料原本就不多,又历遭焚毁,散失殆尽,幸存和幸全者已是凤毛麟角。所以,关于庄姓受姓始祖,众说不一。这里,根据史书记载的较早庄氏名人,按照年代先后,谨录以下,旨在多说并存,以供庄氏贤人和历史学家、姓氏学家探究补正。

    (1)庄某,宋戴公之孙。《姓氏考略》引胡三省注云:“庄氏有出于宋者,《左传》所谓戴武庄之族是也。”《通志·氏族略》载:“出自子姓,春秋时宋戴公名武字庄,其支孙以王父字为氏”。这里所说支孙就是孙子,王父就是祖父。宋戴公于公元前799 —前766年在位。他的孙子就以他的字“庄”为氏,这是史书记载的庄氏最早受姓始祖。惟一遗憾的是,不知“庄”叫什么名字,其后裔分布何方。 

    (2)庄贾(受姓始祖之一)。《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云:“齐有庄贾,事景公,为大夫。”查考《史记》三代世表,齐景公于公元前547阿年登位,前490年薨。庄贾在齐景公手下任大夫,应是同一时期的人。清代王相《百家姓考略》注云:“庄贾,系楚庄王之后裔。”这是楚庄王之后,史书所见第一个姓庄的人物。  

    (3)庄驰兹(受姓始祖之一)。《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在庄姓条目中云:“春秋时晋有壮驰兹。”《国语》有“赵简子问于壮驰兹”的故事。《国语集解》注:“庄驰兹,晋大夫,蓋吴人也。(清代)宋庠曰:壮,当作莊。(清代)汪远孙曰:“壮、莊古字通”。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时晋定公于公元前511 —前475年在位,赵简子是晋国的国卿(执掌国政) 。他问庄驰兹说:“东方的人士谁最为贤能?”庄驰兹下拜说:“祝贺您!”赵简子说:“还没有回答我的提问,祝贺什么?”庄驰兹回答说:“下臣听说,国家将要兴盛,其君便自以为很了不起。现在主上您执掌晋国的国政而问贤能,还问及我这样的小人,访求贤能之人,我是因此祝贺呀。”赵简子礼贤下士,善于治国,封地扩大,奠定了此后建立赵国的基础。赵简子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479年。庄驰兹是春秋末晋国大夫(高级官员),他与晋定公、赵简子是同一时期的人。  

   (4)庄善(受姓始祖之一)。庄善所处的年代,是春秋末楚国内乱的时代。熊胜(?— 前479),史称白公胜,春秋时楚国大夫。楚平王之孙,亦称王孙胜。其父太子建因被陷害而出走,熊胜随伍子胥出走到吴国,后被子西召回,任巢大夫,号白公。他广泛搜罗人才,争取民心,进行改革。楚惠王十年(前497),他起兵夺取政权,杀死令尹子西、司马子期,控制楚都,自立为王。后被镇守边境的叶公打败,自缢死。惠王复位。《中国人名大辞典》云,庄善因白公胜之难,辞别母亲赴难。其仆人问他:“您惧怕吗?”庄善答:“惧怕”。仆人又说:“何不逃走?”庄善说:“因惧怕而逃走说明我有私心,为义而死证明我出于公心。君子不能以私害公。”所以,他回到家门前刎颈而死,世称义士。白公胜自缢死于公元前497年,庄善以身殉国应是同一时期。  

    (5)庄周(受姓始祖之一),即庄子。《中国历史人物辞典》载:“庄周(前369 —前286),即庄子。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做过漆园吏。家贫,曾借粟于监河侯,但拒绝了楚威王的厚礼相聘。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认为‘道’无所不在。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任何主宰。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和‘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著作有《庄子》。”清代王相《百家姓考略》注云:“庄周,系楚庄王之后裔。”

避讳改姓

    唐代林宝《元和姓纂》:“严姓,本庄姓。为避汉明帝讳改。”宋代郑樵《通志·氏族略》注云:“芈姓,即楚庄王之后,以谥为氏。因避后汉明帝讳,遂改为严氏。魏晋之际有复本姓者,故有庄、严之氏行于世。”汉明帝在位时,由于政令难于通达,偏山僻野的地方尚有少数人姓庄。汉明帝死后,有些人恢复了庄姓。特别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恢复庄姓的人渐多;还有大部分保留姓严,一直延续至今。所以,民间有句俗语:“庄严同一姓,庄严一家亲。”   

    汉明帝刘庄于公元58年登帝位,庄氏改为严氏由此开始。但比刘庄早二千多年前,上古时代有个古严国,其后裔就有严氏。尧帝(约公元前2297年)时有一位高士,名叫许由,尧帝想把天下让给他,他不接受,隐居箕山。明代陈士元云:“许由的朋友严僖,他就是古严国的后裔。”西汉,刘向(公元前77 —前6年)著《战国策》中有历史名人严遂。明伦《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注:“严遂,周朝人。”郭沫若《中国史稿》中有一张“东周列国存灭表”,列有159个大小国存灭情况,里面已经没有严国的名字。古严国何时被何国兼并,缺乏史料查证。郭沫若在表中就有16个小国不知为何国所灭。古严国之严氏,灭国之后,是保留原姓,还是改为他姓,也难下定论。所以,考究严氏起源,仍以庄氏改为严氏为主流。  

    关于避讳改姓的来源,有人说是从先秦开始的,但真正产生影响是在秦代以后。西楚霸王项羽,又叫项籍。因为避讳,姓籍的人只好把“籍”姓改为“席”姓。历史进入汉代,避讳改姓盛行起来,一直延续到明朝。据史料记载,从项籍到明朝朱由检,主要的有34宗,被改42个姓。庄姓改为严姓,就是最为突出的一例。在刘庄当皇帝之前,已经去世的庄氏历史名人都要改为严姓。庄忌改为严忌,庄助改为严助,庄彭祖改为严彭祖,庄君平改为严君平。他的生前都是姓庄,是由史官把他们改为严姓。就连已经去世三百多年、先秦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庄子,也被改为严子?(周改为严周)。时至今日,有些人阅读史书,还可能把庄子与严子当成二个人呢!  

    为了避汉明帝刘庄的名讳,下令庄姓改为严姓,给后人留下许多混乱和麻烦。我们仅以庄光、庄子陵改为严光、严子陵的例子,就知道改姓之后的麻烦有多大。庄光,人称他是高士。他与中兴汉室的光武帝刘秀是同学兼老友。刘秀当了皇帝以后,他就隐姓埋名避而不见。后来光武帝请他到朝廷做官,他把名利看得很淡,只到京都转了一圈就告辞回乡,躲到富春江钓鱼。这样一位与世无争的高人,还要避讳改姓,成为严光、严子陵。一直到三百多年后,南朝史学家范晔著的《后汉书》里,为了给先朝皇帝避讳而不敢提他原来的姓,还称他:“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以致使后人据此认为他只姓严,直到八百多年以后的南宋都是如此。与他有关的山水,都以严字命名,如严山、严滩、严陵濑、严子陵钓鱼台,唐代又在当地设立严州。钓鱼台名闻遐迩,参观凭吊者接踵而至。南宋光宗时,有位叫俞成、字元德的诗人在凭吊古迹之后,留下一首《题钓台》诗:

千古英风想子陵,钓台缘此几人登。

谁知避讳更严姓,滩与州名总误称。  

    这首诗传开后,立即引起人们种种猜测:原来严子陵不是姓严,就连严州、严滩这些使用已久的地名也是错误的。又过了数百年,有一位女诗人潘素心,她经过严州的时候,写了一首《过严州》:

 谁改州名姓字香,钓台千载属严光。

 岂知隐士终埋姓,当日先生本姓庄。  

    直到这时,因汉明帝避讳而来的麻烦才最后澄清。严子陵原本姓庄,也成了钓鱼台的一个典故。如清代林昌彝有诗《过七里滩钓台》:

不钓王侯钓鲤鲂,东京风俗挽颓唐。

钓台高并凌云峙,记得先生旧姓庄。  

    说到这里,有人会提问:严子陵原本姓庄有何依据?其依据就在《容斋随笔》。这部书是宋代大文学家洪迈(公元1123 —1202)的一部巨著。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经长期珍藏的一部古籍,也是他老人家临终前13天还提出要读的一部书。该书卷六有一则《严州当为庄》(大意):“严州本来的名字叫睦州。北宋宣和年间因为方腊起义的原因改为严州。虽然有表示威严的意思,实际上是因为东汉严光避居之地严陵滩在此地。其实,大家并未认真考究,严光(字子陵)乃庄氏,东汉时显宗孝明皇帝的名字叫刘庄,庄姓避其名讳,把庄姓改为严姓。于是史学家一直把他写成严光。后代人应该求实对待这件事。”   

    至此,许多不知情者恍然大悟,早在南宋初年洪迈就揭开了严子陵原来姓庄的真相。俞成在《题钧台诗》中卖了一个关子,只说避讳改严,不说原本姓庄。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出,避讳改姓是中华姓氏研究学中的重要课题。

旁族别支

    1.以章改庄  

    据《中华庄氏族谱》引浙江鄞县庄氏族谱记述:宋代,章召龙,登进士,官至尚书,生九男一女,二十三孙。其九子之中八子俱登甲榜(进士),其中五位官历尚书,父子共为六尚书。幼子章铉也中会元,被宋理宗皇帝的公主招其为婿,朝廷赐奉为驸马。在台州府宁海县离县城约十里海游大镇头尚有旨赞龙牌坊。御题云:“九子八登科,父子六尚书,二十三孙悉登仕,籍显名于世。”当时相国史弥远当朝执政,担心其族太盛,便假传圣旨,籍没其家,并令“改章为庄”。史相国于1233年死后,家族又复章姓。附马爷仍以庄姓,进朝向皇帝泣诉被史相国没收家财并令改姓的经过,而帝曰实不知情,理宗帝闻而骇怒。赵昀(理宗)是史弥远扶立为帝,视史弥远为功臣,又不能忘记他援立之恩。但他又怜惜驸马一家的遭遇,即御笔赐诗,亲书于驸马的锦袍之上。御诗云:“阆苑老翁福寿遐,孙登龙榜戴宫花;文章紫殿无双士,富贵皇朝第一家。三代姓名喧国上,七闽声誉播中华;凤凰池内标余庆,他日新堤又筑沙。”驸马为报皇恩,永为庄姓。其所传裔孙居浙江鄞县四明长沙潭(田)一带,建祠曰为“报本堂”。其子孙兴旺,成为“以章改庄”的一脉庄氏。   

    2.庄承朱姓   

    又据《中华庄氏族谱》记述:庄登晦,号太极,行三郎,乃是福建始祖庄森公十五代孙。父庄敷言,母陈氏。三郎幼年失去父母,依靠四叔惠和抚养成人,长大后随四叔看风水为业,迁居广东大埔县神前乡狮子口。元朝延祐七年(1320)庄登晦时年27岁,因操堪舆为业,旅居漳州南胜县(后改南靖县)永丰里下龟洋。他精通堪舆学,又游于霞潭靖邑永丰里龟洋社。当地有一位员外朱开山,当地首富,一子早丧。庄登晦年过27岁,尚未娶妻。朱员外看他知书达礼,行为端庄,诚实忠义,甚为器重,把已故儿子的妻子何氏许配他,招为嗣子。三郎侍奉双亲,犹如生身父母,甚有孝道。员外看待女婿,视同己出。翁婿相得天伦之乐。何氏生二子,名曰必文、必华。朱翁,无嗣,三郎分配一姓朱,一姓庄,盖不忘所出。后来建祠祭祀,而庄姓自己主持祭祠,不与朱公同庙,与礼相符。自从朱嗣庄续,传承400多年。其裔孙分布福建南靖一带,有61村,1.5万多人。  

    在明清动荡之际,明朝沦亡,国姓遭劫。朱姓惟恐罹祸,因而追溯祖源仍附于庄姓者众。直到清朝控制大局,停止杀戮,也有再复朱姓者。故而相议朱、庄不通婚姻,以示同气连枝之意。在福建南靖一带故有朱、庄两姓本同源之说。   

    3.少数民族之庄姓   中华民族姓氏的起源和形成,异彩纷呈,复杂多变。有一姓多源,也有多姓同源,显示出姓氏文化的多元性、复杂性。我国古代演绎过长期的民族大融合,又给姓氏起源增加了特殊性。时至今日,有少数民族改用汉姓的,也有汉族人使用少数民族姓氏的。据窦学田《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注云:“满、蒙、壮、土家等多个少数民族有庄姓。”随着历史的发展与进步,这些少数民族之庄姓,都将成为今天庄姓大家族中的一个分支,与庄姓大家族一起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共创辉煌。   

    4.以庄字排头之复姓   

   (1)庄丘。《姓氏考略》注云:“以地为氏”。《姓氏词典》注称:“又作庄邱,以地名为姓氏。”汉有太守庄丘胜;南北朝梁国有庄丘黑,历任征虏大将军,秦、梁二州刺史;南北朝梁国还有司马庄丘惠逵。  

    (2)庄余。源出不详。或由庄、余两单姓所合成。台湾彰化有此姓。  

    (3)庄周。《中华姓府》收载。  

    (4)庄浪。历史上羌族之党项人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注云:西夏有武功大夫庄浪义显。  

    (5)庄张。中华书局《孔府档案选编》云:“明代山东曲阜孔府佃户有庄张天”。或者是庄、张两单姓合成。  

    (6)庄卢。源出不祥。或系庄、卢两单姓所合成。台湾有此姓。  

    (7)庄郭。我国少数民族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张联芳等著《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注云:“庄郭纽卜(纽卜即氏族),图腾为房柱。庄郭是姓。”他出自苏龙部落,属于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母系社会时期,他们每个氏族以其图腾名或首领名字形成10个姓,庄郭是其中之一。在珞巴族的诸部落中,苏龙部落的经济发展最为缓慢。直到上世纪中叶,这个部落依然过着采集、狩猎的经济生活,文化意识也还存在着浓厚的图腾崇拜,姓氏仍沿用母系氏族之族姓。所以,其庄郭这个姓,也一直使用至今。这是与其所处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地理条件、经济文化水平密切相关的,也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见证。  

    以上这些带庄字头的复姓,有的是以庄字命名的地名为氏,有的可能是以庄姓与他姓结合而成的复姓,总之是与庄字或者庄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把他们列在庄姓的旁族别支,目的在于进一步探究。  

    此外,在日本侵略者侵占台湾时期,台湾大部分姓氏被迫改为日本姓。庄姓也不例外,庄姓被迫改为本庄、古庄等日本姓。1945年,台湾光复后才恢复庄姓。

作者:庄敬忠 录入: 来源:中华庄氏源流
发表评论
  • 大名:
  • 内容:
评论列表
论坛最新帖子
本类推荐
  • 关于我们 | 系统介绍 | 使用说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商城
  • 世界庄严宗亲网(www.zhuangyan.net.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yiciso@qq.com 站长QQ:929967548 电话:0595-23591555 闽ICP备20007027号-4